特殊儿童家庭教育重中之重,和上海戴可麟看看家庭训练中的误区吧!
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好好的训练和学习,那么家庭教育也非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实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很多家庭都会比较放松和忽视,同时很多的家长也会走入一些误区和极端。那么我们如何做好特殊儿童的家庭训练呢?常见的家庭训练有哪些误区呢?具体和
上海戴可麟小编了解一下吧!
1.重医轻教。家长简单地认为只有医药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孩子的训练流于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中,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治疗的主导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替代教育的作用,如果孩子需要药物的介入,要有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指导,家长切不可主观行事。
2.训练内容单一。在家庭训练的过程中,训练内容与孩子的IEP内容脱节。偏重于语言或认知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其它领域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他们的障碍特点是广泛性和弥散性的,全面发展是训练过程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同时、孩子能说话并不等于会交流,很多孤独症的孩子都会说话,甚至还会背诵许多儿歌。但仍然不能同外界进行交流,其本质是大脑中枢神经发育不健全。因此,上海戴可麟小编了解到只有对孩子进行全面训练才能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发育,而大脑的发育才是促进语言发展的根本。
3.训练目的不明确 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明白训练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错误地理解了训练的本质。训练的手段永远是为目的服务的,不能只为训练而训练。例如,训练孩子拍球只是一个训练手段,目的是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协调性及配合能力。让孩子能仿说”妈妈”只是一个训练手段,而看见妈妈能喊”妈妈”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而手段却不止一个。
4.训练的形式缺乏灵活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孩子一天的时间划分为训练时间和非训练时间两大类。认为只有坐在小桌子旁对孩子来说才是学习,简单地模仿机构教学的模式,把训练的过程弄得枯燥无味。对随机教学和情景教学把握能力不足,没有把训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这样的家庭训练是失败的。只有在生活中教在生活中学,把一切可利用的自然环境都变成训练孩子的课堂,配合机构的教学,这样的家庭训练才是成功的,才能早出效果。
以上就是
上海戴可麟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家庭教育中的误区,我们看书主要有重医轻教、训练内容单一、训练目的不明确和训练的形式缺乏灵活性,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家庭的训练来说,要以鼓励简单有效的方法,同时陪伴孩子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希望家长可以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相信孩子在父母的关爱和鼓励下,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健康成长的。